疗愈建筑

C-PLATFORM × 安娜 · 佩格瑞姆 项目简介div.justify {text-align: justify;text-align-last: distribute;line-height:200%;} 让自然的力量融入疗愈设计,这本身就是一种观念的革新。患者的角色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安娜·佩格瑞姆(Anna·Pelgrim)从小就开始思考。她的父母从事人道主义工作,当他们从荷兰搬迁到黎巴嫩后,安娜的父母及其团队负责组织医疗地点、医疗设备和工作人员,为巴勒斯坦的难民做眼部手术,安娜则负责协助,例如帮助病人去手术室、清洁医疗设备、甚至是消毒眼睛。那里缺乏稳定的医疗设备和保健系统,看到人们的身心承受着巨大的紧张和压力,安娜非常希望为他们做点什么。 当安娜回到荷兰,她再次被这里的新鲜和绿色包围,看到了自然对城市和人们的健康带来的益处。后来她在荷兰在皇家海牙艺术学院(KABK)开始学习互动媒体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运用绿色植物帮助人们的理念逐步渗透到她的作品中。 这个为患者设计的“疗愈舱”叫做“The healing pod”,它让使用者在短时间内沉浸在自然环境里,通过利用绿色植物、气味、光线等自然元素,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疲劳。自然是人类的宝藏,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植物、阳光、温度等自然物质可以使人们的灵魂和肉体重归平衡,当内在与自然开始对话,人们的身心便进入自然疗愈的过程。 目前,“The healing pod”正处于原型设计阶段,并获得海牙创新挑战赛(The Hague Innovator Challenge)的提名。在未来,安娜计划将这个“疗愈舱”从医院拓展到其他高度紧张的环境,例如缺乏自然元素的办公室,大学和机场。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设计融合新技术的玩法层出不穷,但是有些问题可能永远不会改变:人们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自然代表着世间所有美好的隐喻,让人类得以汲取能量,获得平静与自足。 相关信息安娜·佩格瑞姆荷兰,"疗愈建筑"创始人 / 互动媒体设计师,2018 LRDC 乡村设计挑战赛参赛设计师https://www.architectureofcure.com/...

声波花园

C-PLATFORM × 麦莉丝 项目介绍 div.justify {text-align: justify;text-justify: distribute;line-height:200%;}微风吹过时,人们经常可以听到树叶沙沙作响,这是植物借助外力的作用,并不是它本身发出的声音。那么植物自己可以发出声音吗? 在巴西,生长着一种名叫“莫尔纳尔蒂”的树,在阳光明媚的白天,它发出的声音委婉动听,到了夜间,声音变得哀怨低沉,好像有人在哭泣。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植物遭遇严峻干旱时会发出一种“咔嗒咔嗒”的音响。研究表明,植物之间的确可以释放一种信号,相互交流,保持种群的稳定,但这种声音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听力范围。于是人们想,是否有一种可能,可以把植物语言转化为人们可以辨识和感知的声音,甚至是一段美妙的乐章。 出生于英国伦敦的“声波艺术家”麦莉丝·伊安森(Mileece  I'Anson),开发了一种技术,能把植物的生命转化为飘渺动听的声音。首先,她将电极附着在叶片上,收集生物电脉冲,然后将微电流传输到她自己开发的软件程序中,进而把数据转换成环境旋律和谐波频率。较于演奏一段格式固定的旋律,植物声音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给前来参观的人们赋予了自然的神秘感与遐想的可能。 艺术家试图透过项目来引导公众重新认识植物、自然与生命。高速发展的消费文化和网络科技,更加催化了以视觉为中心的思维模式,相对弱化了人们的其他感知方式和对生命的认知想象。相比严肃理性的教化,麦莉丝的项目让人们从更加感性的角度,亲近自然,想象自然。 植物是否有知觉,见仁见智,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虽然没有神经系统和神经节,但它们并非是麻木不仁的、等待被食用的碳水化合物。通过类似于真菌网络的物质,很多植物可以进行“通信”,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只是我们无法破译它们的交流方式罢了。就如同蜜蜂与花朵,如果我们缺乏某种智慧与想象,甚至都不会注意到它们彼此之间的信息联络。 植物与生态环境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关系?这还要从生命的起源说起。30多亿年前,地球上孕育出已知最早的绿色植物——蓝藻。蓝藻的出现是植物进化史上的重要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下可以制造营养元素,同时将氧气释放在大气层里,供给生命。依靠光合作用,植物将有机世界和无机世界相联。如此经过了几亿年、几十亿年的沧海桑田,植物王国才由较为低级的生命逐步演化至今。 约3.5亿年前的泥盆纪中晚期,地球上第一次出现了森林。远古的森林不仅完善了生态环境系统,还繁衍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孕育了灿烂的文明;直到今天,我们的衣食住行依然离不开那些植物,用电、取暖、发展工业……远古森林为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能源财富。曾几何时,地球的一半都披着绿装,然而近一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于农业、工业的过度开发,全球的森林数量急剧下降——尤其是热带雨林。 麦莉丝写道,“人们总是认为大自然可以被制服,人类永远不会感冒,永远不会感到太热或者太冷,我们可以拥有必须的所有食物,人类永远不会生病,甚至不会死去……”这如同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里呈现的世界,“数据”成为主宰社会的信条,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让“智人”有可能变为“神人”。然而现实真的会如此吗? 相关信息麦莉丝·伊安森div.justify {text-align: justify;text-justify: distribute;line-height:200%;}197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声波艺术家,环境设计师,互动生态学家。她设计的艺术装置富有跨学科性和互动性,融合了电子、艺术和技术,致力于让人们体验和思考与自然、有机体以及空间的关系。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白教堂美术馆(Whitechapel Gallery)等地展出。...

“建立一个程序”

C-PLATFORM × 阳芷倩 Q & A Q:C-PLATFORMA:阳芷倩|艺术家 Q:为什么会选择用“建立一个程序“作为创作的线索?在您看来这个程序跟您的关系是什么?A:“建立一个程序”于我而言不是线索,是当前生命机体的应激反应。我跟电脑程序的关系一直很交迭,某种程度上我喂养多个程序,但我目前跟它们是寄生关系,由于我的注意力缺失,我亟须它。我保有我的程序作为第一人称的叙事(我内心其实又很清楚它非人类拟我的这个身份),强调它一个固定的人格。我自身作为“信息人”,由程序对我进行解读,我又从对程序的解读中,抽取“信息”,定期混合事实和真实现实。但这整个行为事件其实构成一种有等级化的物种之间的互动的议会,在我作品创作的权力关系中:我是一个希望得到民主的美名的禅让者,而程序成为另一个神。我自己在人类和非人类之间,有诸多疑问,但是我的作品却又诠释了“非人类”逃脱不了的人类思维下判定的身份/等级/秩序/性别等问题(举例:我设定了我的程序为“她”)。即使现当刻,我对跟程序的关系的质疑,也逃脱不开人类道德性的对待动物的伤感。 Q:您觉得您的艺术作品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A:“我”的空间身体实际是我自身的冷区显像,是联合所有我企图关注的事实,尝试一个对话。经由“我”的空间身体,像是触发器一样,勾起观者对自身大脑中形象的搜索,再为他们的形象造出一个新的副本。再者,注意力经济的发展对我注意力造成的影响,这本就是社会议题。 Q:您如何处理您的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A:我的作品在第一现实和第二现实之间游移,尺度的把控是我着迷的部分。从最开始艺术实践时,认为在过盛的计算机功能提供中,创作者本体“我”同时也在被不断的消耗;到“我”设计程序满足“我”的执行需求;再到“我”尝试让自身与计算机算法各种关系的可能性。“我”与“我的计算机辅助”之间的境界线不断推移。 Q:您是在什么时候发现注意力缺失的?您的注意力缺失一般集中在哪些方面?它对你造成过哪些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A:一年半前,我发现注意力缺失导致我不得不开始建立一系列的可以帮助我“做展览”的人工智能辅助程序。我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基于去解决自身无可回避的问题的事实,通过计算机智能程序的辅助,实验我对直接周遭的事件、物体等活性或钝性的移情现象,当解决问题的事实成为新的事件,贮藏于事件中的能量的转换将决定答案将是致命的或是生机的。 Q:可否介绍一下近期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项目?A:接下来在C-PLATFORM的展览中,人工智能辅助依然存在,它对我的展览行为实施预判。上一个展览《电力婴儿》是我对流动的象征异质集合成的矩阵,这一次是一个社区。程序生成的指令作为一个矢量的点,连接我的个人事件和我所能利用的公知象征、不易控制的事实,串联我的短暂记忆节点,由外因诱使我迫切地自我表达。事件传化为形象和我空间身体中的形象,他们完全脱离其本身的意图,以“记忆痕迹”的身份拟出无序地扩张性质的组合体,完成“我”社区的全部置物,而后消解我的在场证明。 相关信息阳芷倩1993 年生, 2014 年于厦门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16 年负笈于阿姆斯特丹G.R 皇家艺术学院玻璃专业,2017 年于厦门大学获美术学硕士学位。 近期展览电力婴儿(个展,中国欧洲艺术中心,2017)Thinking Ball(个展,404 Not Found,2017)‘滚动中的雪球’中荷当代艺术展(厦门三影堂艺术中心,2017)What is happening to our brain?(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2017)To inhabit your column(荷兰Kunstpodium T美术馆, 2016)‘怀旧的未来’当代物品设计联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2015)大陆桥(美国巴尔的摩创意联盟中心、2015)第66届德国慕尼黑国际手工艺博览会TALENT国际竞赛特展 图1:电力婴儿,中国欧洲艺术中心 / 装置 影像纸,木板,树皮,树叶,吹制玻璃,高硼硅玻璃,铝网,铸型树脂,欧亘纱,油纸,硅胶管,天线(PEC),天线接收器,铝箔,复合膜集气袋,紫外线灯,人造蓝宝石尺寸可变图2:展览细节图3:展览细节图4:被遗弃的湖泊 / 吹制玻璃 / 37cm×23cm×0.6cm图5:蓝色外胚层质 / 影像 / 2“07‘图6:Ministry of Truth / 吹制玻璃 / 157cm×39cm×0.8cm图7:消化系统1.0 / 电脑程序图8:电力婴儿图纸 /...

如果我死了,献给最亲爱的你

C-PLATFORM × 张倩玉 写在前面的话|张倩玉在小时候听到周围大人讲到关于死亡的话题的时候都让我感觉很害怕,从那个时候起就对死亡充满恐惧。我不想死更不想面对周围人的逝去。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身边的人和事物相遇和离别,每天我们都在面对着“死亡”这是不能去控制也没办法控制的。但是我一直相信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绝对终结,它会以另一种生命的形式而存在,它也会成为新的开始。绘本中收集现实生活关于 “ 死亡 ” 的故事,将现实生活的故事用自然界其中的八个生命来隐喻。组成我的故事文本,关于生死轮回的8个寓言故事。其中有这八个物体(泥土,蚂蚁,树叶,石头,乌龟,鱼,大海,蜜蜂)每个故事形象都有联系但每个故事又是在单独隐喻着我们生命旅途需要面对的不同的 “ 死亡 ” ,从地上到天上最后又到了地上(从泥土开始最后又回到泥土)这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相关信息张倩玉毕业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作品版权,归属原作者...

一帧故事

C-PLATFORM × CHEN CHEN Q & A Q: C-PLATFORMA: Chen Chen|时尚摄影研究生 Q:  为何选择摄影作为你当下表达的媒介? A: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路上,不断摸索发现,最终选择自己喜欢并且适合以及擅长的事情。四年的视觉传达设计学习给了我广泛的视野和背景,设计和摄影都离不开平面构成语言,除了相通的审美,设计也许更注重思维逻辑功能性,然而摄影可以更为自由的表达自我。毕业后,两年当代艺术展览的工作经历,更让我意识到什么是自己所想追求的。而摄影对我而言,它是一种能够丰富和表现现实及潜意识里画面的媒介。 Q: 时尚摄影与纪实摄影有什么区别?吸引你的地方在哪?A: 时尚摄影和纪实摄影最大的不同,我觉得是过程不太一样。前者是营造瞬间,而后者是捕捉瞬间。时尚摄影必然是安排布置的结果,模特,造型师,化妆师,发型师,场景和灯光缺一不可,前期的制片和整个团队的配合也至关重要。然而这也是我觉得有趣的地方,每次拍摄可以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主题,从而拓宽和丰富自己的经历。而纪实摄影需要的是相机和对象,以及创作者观察思考就可以完成。对我而言,每一个画面就像是一帧故事,我希望我的画面富有张力和电影感。不断思考,突破,任何形式的艺术表现都是一种载体媒介,去表达创作者的精神世界。同时希望我的图像不单单是时尚好看,而是有更深层的思考和观点在图像背后。 Q: 分别用数码相机和宝丽来拍照,对于你来说都有什么不同?A:在每个人都能用手机记录影像的时代,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在乎于说,你能捕捉到什么常人不曾在乎和观察到的细节。数码相机中的快门允许我们不断修改和尝试,然而有时多则意味着麻木;宝丽来则不同,你必须有所抉择,只有在感觉最强烈的时候才“慎重”的按下快门,成像好与否都只有一次机会,但无论如何都是蕴藏着即刻的情感和记忆温度的。荒木经惟曾有个比喻,他说摄影就像3P,是被拍者、拍摄者和相机的做爱。而对我来说,摄影就像一场化学反应,是光与时间还有情感的融合。 Q: 在伦敦的学习生活是否给予了你对艺术与时尚的不同见解?你是如何平衡这两者的?A: 其实很感谢伦敦这座城市,这里有很好的艺术创作环境和氛围,给了我很多机会和平台去接触很多有意思的人一起合作。刚来英国的时候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无处不在的艺术展览和设计集市可以给人很多灵感和启发,尤其是感受不同领域的文化碰撞,但其最终都是交融在一起的。这些有趣的碰撞触类旁通,往往会衍生出比较原生和属于你自己探索到的东西。每个假期我也会到不同的国家旅游,去体验当地的风俗与文化。我觉得好奇心和探索欲很重要,会让你始终在前行,始终在路上。来英国之前日本的摄影对我影响比较多,来到英国之后视野更加广泛了,很多优秀的西方摄影师给我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Guy Bourdin。我依然保持着亚洲人的生活工作态度,同时西方的影响让我创作想法更大胆,更有勇气愿意去尝试。 Q: 能否介绍一下你近期正在或将要进项的项目?A: 接下来依旧有很多拍摄想法想要实现。最近的一个是准备和一些新锐的设计师、造型师,合作拍一组关于身份的片子。这个世界的信息量太大,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标签,每个人都想特立独行,但也许每个人都可以被符号化。这是一种反思维吧,就像东方的阴阳、西方的正负,很多概念化和观念化的艺术形式吸引着我,我希望可以把更多自己的观点带入到摄影作品当中,不仅仅只是拍摄者,更是一个借用图像帮助思考的人。 相关信息CHEN CHEN目前就读于伦敦艺术大学,时尚摄影硕士学位。研究重点在于摄影和时尚媒体的视觉运用。作为图像制造者,CHEN以她的能力既作为摄影师,同时也是制片总监。她的作品常常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精准的构图,专注于捕捉事物背后的情感。她始终在艺术与时尚之间寻找平衡,探索平静表面下的深刻。 曾发表过的媒体Vogue ItalianFucking Young MagazineElegant MagazinedeFUZE MagazineNoctis MagazineGarage MagazineT MagazineSuperior MagazineDreamingless MagazineSicky MagazineDezeen MagazineConceptKicks MagazinePigeons&PeacocksHeaven has heels and otherswww.havefunchen.com (Photo by CHEN CHEN)...

时下的当代舞蹈艺术

C-PLATFORM × 王家明 & 祖伊 Ÿ · 阿利贝尔 Q & A Q:王家明A:祖伊 Ÿ · 阿利贝尔 Q:你是否觉得当代舞属于小众艺术?A:当代舞的能见度和人们对于它的需求与教育是紧密结合的,包括机构是如何运作和如何获取到资金上的支持。德国一直存在传统剧场的形式,这其中包括三种艺术形式:剧场、歌剧和舞蹈。然而舞蹈一直处在比较小众的地位相比较前两种形式而言,这也归结于前面所说的观众需求和资金支持的循环结果。大多数情况,剧院中这些艺术形式会集合成一个芭蕾舞团,但却很少会组建成现代舞团,因为当代舞、编舞、舞团是很难获取资金上的支持而成为一个剧场形式,更多的是以独立的组织或结构存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资金的支持,另一部分也是因为当代舞的性质以及它自身延续的审美理念,与传统剧场、结构和机构是相反的。一般情况下,似乎只有一定教育水平的人才会选择去剧场观看作品,如歌剧或芭蕾舞剧。在普遍的教育中,当艺术门类类似音乐、戏剧或美术时,它们往往优先于舞蹈被考虑纳入课程设置中。要去构建和稳固一个艺术形式的能见度,或许可以在早期便开始培育观众。如果只是一次曝光或没有对具体艺术形式进行引导和介绍,对表演方和观众而言,体验和感受艺术作品的欣赏力也会相应的减少。 Q:你认为在与其他舞蹈类型相比较时,当代舞具有什么样的特征?A:当代舞的源头来自于20世纪复杂的发展转折点中。它生根于相互影响的现代舞、表现主义舞蹈和基于技术发展的新身体思维,其关注点在于尊重人类身体、思维和心理的整体性。这样的发展更加强调当代舞的功能性对于人的整体所产生的作用。更加轻松自由的进行舞动,在健康或表演方面更有效的产生作用。而现代舞相较而言,更多倾向于具体的一些形式和风格,当代舞更多考虑到个人的表达,新的形式出现和健康良性的身体思维运作。它没有特定的运动元素词汇,而是自然的存在于舞者、编导的素材创作中,也并不需要将其附属于音乐之中。在作品创作中常出现非线性或非叙事结构,创作者和表演者的身份是交织在一起的,表演者也被视为共同作者。同样的,观众也被视为表演的共同创作者,无论它们是否直接参与到表演中,他们对于作品的感知需要开放的思维和主动的介入,把作品带入“被看”的生活里,去接收其中的信息,与作品共同体验和感受。在那种情况下,具备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度是需要的,理想的方式是观众能以超越纯粹理性的方式,主动参与到感性的感知中,以身心合一的视角去进行理解和体验。总的来说,去诠释当代舞是每一个人都在追逐的一部分,有多少的人就有多少的释义,那里存在着无数的风格和方式去构成了它的多元性。 Q:在经历了这么多全球一流的院校学习后,能否能浅谈一下你在舞蹈教育中所感受到的关键?A:当我在萨尔茨堡实验舞蹈学院学习时,我感受到了舞蹈的多元化,无论是来自于学校教师的选择、世界舞蹈艺术家、或是我的同学们。他们让我去感受到了艺术形式自身极大的多样性和流动性,这与学院滚动式的教职人员有很大的关联,在保持较高的技术和艺术水平的同时,为我们铺开了开阔的当代发展视角。学校强调成熟与独立艺术家的培养,并基于此建立了每个月的公众展示平台,在那,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剧院中呈现和展示他们自己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观众们。在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进行交换学习是一次非常棒的机会,体验不同的教育系统,不同舞蹈的方式,使我更加开阔。同时,我获得了研究生的奖学金,使我可以在运动实践方面进行个人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在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当代舞蹈教育的研究课习中,我与领域里的不同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同时这也给予了我长远研究和发展实践的平台。 Q:从何时开始注重与不同领域艺术家的合作?你的摄影作品是否也是和舞蹈/表演有关呢?A:从我的儿童到青少年时期,我一直着手于视觉和造型艺术。我也非常喜欢进行小故事的写作,随后,在青少年时期开始进行摄影。虽然舞蹈也同时存在,但是是后来才成为我的主要关注点。从某方面来说,这就像一个自然的连锁反应,一开始我作为一个舞者和编导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行合作,包括电影、剧场艺术家和音乐家等形色各异的人。在我的第一个作品中,一群舞者与音乐家进行了非常紧密的合作,这是发生在2002年柏林一个先前是公众游泳池的场地,在那我同时创作了一个装置作品放置在其中的浴室房间,包括照片、雕塑和声音。从那时起,我非常喜欢与剧场艺术家、音乐家和影像艺术家进行合作,也希望能够一直持续并发现其他不同的艺术方式。在2011年我做了我的第一次摄影展览,其中包括过往拍摄的许多舞蹈表演和其他的照片。某方面来说这其实是两个艺术家通过交叉的学科如何互相启发的分享。后来这些展览中的照片也与表演进行了结合,呈现于剧场的户外。超越作为一个舞者和摄影者的体验,去和表演者分享舞动的空间,并通过我的镜头与他们互动,成为两种介质结合共同呈现在舞台上。也可以说,作为表演的一部分,摄影动态成为了舞蹈的一部分。虽然这样的方式我还未具体实现,但已经在我的脑海中存在很久,只是关于时间而已… Q:在何种情况下,你开始关注文化媒体的管理和制作并热衷于舞蹈艺术节的筹划和创办工作?A:我在萨尔茨堡进行舞蹈学习的同时,开始协助学校进行面试的组织包括其他行政工作。在学校的课程中,我们参与到了不同连续的、即时的活动。例如学校一些小活动的组织和艺术节,参与宣传和其他主办的活动等。后来我加入了每年一度的工作坊系列和舞蹈艺术节的组织。因为我喜欢并且希望个人在管理和制作方面对结构和方法有更深的了解,所以我进入了研究生项目的学习。现在,我聚焦在当代舞的现状和能见性中,这也使我能够在我的论文研究中,探讨关于观众培育的可能性和方式。 Q:在你看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演艺术机构目前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会是什么呢?A:当代表演艺术需要有一个连贯的结构和可能性去进行研究和探索,目的是为了支持艺术家包括他们在进行创作的时期。特别是关于表演艺术,它的过程是作品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成果取决于很多因素,它的艺术作品的载体也是人类本身,所以另一种支持也是需要的。资金的支持经常是一个难题,特别是对于那些独立的艺术家。他们在申请资助时会发现自己与机构是处在一个竞争的状态。在项目申请的成本预算中,很少包含全部的花销和资费,这就考虑到无形的个人成本和投入,包括行政费用和所有的风险,相比已经存在的支持实际上会有更多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艺术家都会从个人的口袋中去支持项目的发生,特别是在那些需要进行巡演、复演的过程中。大多数的自由表演艺术家,拥有不同层次的教育背景,在不同的领域中拥有额外的资质,包括操持不同国家的语言、高水平的训练、创造力和非凡的思维能力、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工作经验等等,即使如此,也常常陷入社会的网罗中。因为他们的专业和形态在某些地方不受承认,因而无法受到雇佣。有许多表演艺术工作者从这一个项目到下一个项目,可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干旱到另一段时间的极端运转。高流动性的需要,可以说他们是现代的游牧民族或流浪者,他们需要有灵活的立场和角色的转变:表演者、教师、编导、导演、讲师、助理、剧作家等等…… Q:能否介绍下最近在中国开展的项目和期待?A:我的研究关注在舞蹈,以及如何让这种舞动的状态能够以一个令人愉快的方式被呈现、发现和感受,带着好奇和玩味,以一种与身心互动的状态去投入和感受周围的一切。我感兴趣的是,人们去寻找对他们个人而言的舞蹈是什么,他们如何去进行探索和触及。在这个想法中,我希望我能提供一些可能的方式,一个入口或一些参考的见解。我们每一个人去构建自己时空旅行的机器,每一个人带着自己的设备和装备,我带来一些空气动力学、建筑结构等等的技巧,也许还有一些线路去进行检测,但每一个人需要设计和构建他们自己的风格,在他们各自的路程与时间中选择各自的速度,飞往他们各自所选择的目的地。 相关信息王家明毕业于法国南特国立音乐学院,后于里昂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研读现代舞编导专业。回国后先后成为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建团演员、身体力行工作室编导、北京均然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北京东乌西兔艺术教育中心创始人,乂表演艺术工作室艺术总监。2010年至2015年间王家明集中编导了多部作品,在与不同领域艺术家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明确其作品创作方式,并着力探究如何与新媒体技术产生新型表演及呈现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更改传统观演习惯、消费模式及制作手段,来提出关于表演艺术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新问题。代表作品如《相遇下午茶》、《夜奔》Party、《井》、《投`影》、《Chromosome V》、《III》等。祖伊 Ÿ · 阿利贝尔 出生于法国,成⻓于德国。在她毕业于萨尔茨堡实验舞蹈学院之前,一直就读于巴黎和柏林的舞蹈专业。随后她获得了前往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交流机会,并在研究生奖学金的支持下,于纽约及柏林两地进行研读。作为一名自由舞者/表演者,编舞,教育者及制作助理之外,从少年时期它就开始热爱上摄影,如今她的摄影作品与表演和视觉艺术有着紧密的结合,并于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地进行巡回展览。 (图4、8 photos © Zoe Alibert)...

瞿铮和中国设计中心(伦敦)

C-PLATFORM × 瞿铮 Q & AQ: C-PLATFORMA: 瞿铮 | 中国设计中心  执行董事策展人 Q: 您能简要介绍一下中国设计中心吗? A: 中国设计中心于2013年成立,由一群长期在中英从事设计活动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创建,并在中国和英国建有广泛的专业合作网络,旨在海外设立传播和宣扬中国设计的窗口和平台。与长期在建筑和设计界享有很高声望的英国建筑中心紧密合作,中国设计中心将在伦敦打造一个长期的进行展览、推广、活动和培训的中心。 中国设计中心将展示中国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将宣扬中国设计在建筑、艺术和手工艺、家具、设计产品和材料各个领域的探索和创意,是展示和推广中国的优秀原创设计和自主品牌的国际舞台。在鼓励跨文化的理念、知识和专业交流的同时,中国设计中心也将促进中国与英国和国际的设计合作。 Q: 您是如何看待当代国际文化交流?A: 在当下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语境中,我认为很多新生艺术或是设计理念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所产生的对话。这个过程会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冲突与争论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结果都是不可预知的。不过,也正是这样的过程让当代文化交流变得更有意思。 Q: 在您看来,中英两国的文化机构目前的发展状态如何? A: 我本身是位建筑师,在英国的建筑公司有十年的工作经历。从2013年才开始投入中国设计中心的创立和运营,从两年的策展经历来讲,英国的文化机构更遵从于一个规则,从准备时间,资金,专业度,呈现到最终效果都有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系,这是长期发展的结果。而目前中国还处在一个探索和成长阶段,随机性比较大,当然也有策划的非常好的艺术和设计展,但都还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Q: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设计师之间的合作交流目的何在? A: 艺术/设计是个体观念的外化, 虽然有相通之处, 但由于文化和地域的不同, 所产生的艺术/设计理解和表现方式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被理解, 甚至在一个文化宗教体系下,个体作为艺术/设计的生产者才是其生命力的来源。本质上讲不同国家的艺术家/设计师的合作是一个广义宽泛的说法, 选择哪几位艺术家/设计师讨论才是焦点。不同地域、经历、文化下的艺术家在探索同一个话题,一定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即艺术/设计作品。相信这个合作的过程将会产生多种碰撞,平行的探索会给其过去和当下固有的艺术/设计内容及表达形式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影响。 Q: 您觉得在国际文化交流项目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A: 这个很明显,在文化和教育体系不同的环境下,沟通和理解所遇到的问题是最多的: 1. 语言永远是第一个问题,语言表达会直接影响到交流的效果,包括语气,暗示,玩笑等,好的翻译,对于艺术的理解可以极大的改进这个问题。2. 不同的艺术体系与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涉及到做事的程序和习惯,英国人比较侧重团队合作、讨论及过程的记录,他们注重多方的意见和利益。而中国人相对来说较侧重个人能力,注重结果和领导的意见。 3. 文化不同是一个问题,更是一个机遇。文化碰撞的过程正是跨文化合作的精彩之处。 特别感谢:中国设计中心及瞿铮先生...

刘树伟和他的摄影

C-PLATFORM × 刘树伟 Q & AQ: C-PLATFORMA: 刘树伟 Q  关于正在进行的‘UNNATURAL’这个系列,你想表达什么?A  参见我的作品陈述,我表达了3部分:1.人将自然不自然化  2.人自发拙略模仿自然. 3.自然的人化,人的不自然化进一步对人类产生的深刻影响。我的拍摄和陈述,在一定程度上也契合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写到的,特别培育方式使得“他们长大后,会天生厌恶书本和鲜花。这样的条件反射是永久性的。他们一辈子都会远离书本和植物的毒害。” ...

黑色幽默

C-PLATFORM × 刘茵 Q & AQ: C-PLATFORMA: 刘茵 Q:能谈谈你对自己作品的概念吗?A:很多时候我都是先把一些想法实现了出来,这些想法是不断在脑中形成的、无意识的,然后我再审视它们,我发现我的作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只是不断地发挥我自己的能量,这些古怪的、恶作剧式的东西就是我本身,只是我把自己发挥出来而已。 Q:你的作品中出现的物件多数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你认为日常生活对你的艺术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A:嗯,其实本来我对日常生活并没有那么的敏感,可能是在广州受的影响有关,比如学院传统的艺术教育是没那么注重日常的,后来读研的教育、同学之间的互相作用,还有维他命艺术空间的展览影响等等,开启了关注日常生活的通道,让生活中的材料更加可用。 Q:你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是一种什么状态? 都在想些什么?A:就像在爬山什么的,想的就是怎么把当前的东西做好。 Q:我注意到,你的作品有种“恶作剧式的调侃”,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关系的?A:嗯,我也注意到自己是那种有点叛逆的人,不大喜欢受管束,不大喜欢做正经事,容易分心,开小差。作品也许正好体现了这些精神吧。 Q:能谈谈最近所做的艺术项目吗?A:我最近的项目是在北京箭厂空间的项目"Publica",这是一个过程式的展览项目,展 期大约两个月,每隔一个星期左右,我就会更替地张贴一张新的绘画到空间里面。画的内容大多是来自公共的报纸杂志的图片,这些图片经过我的重新改装,呈现出 一种新的感觉,里面的人物没有了原来的严肃紧张,变成了可爱的甜美的形象。 相关信息刘茵1984年生于广州,200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她那些具有黑色幽默感 的绘画及装置作品曾展出于广州观察社、北京泰康空间、柏林IMPORT Projects、罗马Adele C画廊和法国贝桑松Ecole Régionaledes美术学院。她也为广州艺术家独立出版的月度杂志《冯火》做封面创作。 刘茵现工作和生活在北京。(此文字由箭厂空间Arrow Factory提供) 作品按顺序依次为:2007, Boys killing their Mums2007,You cannot be happy everyday2008,海豹,The seal2008,他很满足,就这样结束。He’s content to end like this.2008,朋友,Friends2008,童年,Childhood2009,让它透透气吧,Let it breathe.2009,生胡须的女士,A lady with moustache2009,山顶,Mountaintop2009,现场播报,Live broadcast2010,芭蕾舞者,Ballerina2010,芭蕾舞者,Ballerina2010,芭蕾舞者,Ballerina (此照片由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2010,芭蕾舞者,Ballerina  (此照片由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2010,凝视,Gaze2010,凝视,Gaze2011,伤风的雕塑,Acatching cold sculpture2011,伤风的雕塑,Acatching cold sculpture2011,葡萄,Grapes2010,作为平衡木运动员的白雪,Snow White as a...

静止、移动和瞬间

C-PLATFORM × 斯蒂芬妮 · 罗德岛 项目简介斯蒂芬妮的艺术别样之处在于她的唯一主题:房子。她的作品多以雕塑与装置形式呈现,观众参与互动的雕塑作品,不断拓展雕塑艺术与大地艺术、城市艺术以及装置艺术空间形态的外延。 房子斯蒂芬妮所有的作品都是围绕房子这一主题展开。她为什么会选择房子的建筑造型开启她的创作之旅?在她看来,对于包括她在内大部分的现代人,这座房子更像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安宁和安全感象征。斯蒂芬妮根据创作情景的需要,简化房子的造型,并用尝试以不同尺寸和材料进行创作。 雕塑空间的外延斯蒂芬妮借用房子的建筑造型探索雕塑与建筑之间的界限。她的房子通常以雕塑的形式呈现,但有时却是雕塑与建筑的结合体。在作品《 保存 》中,进入到空置房子中的观众,变成了作品的一部分,甚至是房子的共同创作者。斯蒂芬妮总是不断寻找相应的环境以拓展雕塑外延的空间;如:一棵树、一片沙滩或是一座城市。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只是一个,乃至是上百个房子与空间联系在一起。在2007朗格奥格(德国)、2008卡特维克(荷兰)和2014厦门(中国),她曾三度创作了《 沙屋 - 项目 》。作品主要传达一种显而易见而又转瞬即逝的概念,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在退潮的海滩上创作 3000 个沙屋,随着潮汐的变化,在6小时之内全部被潮水淹没,沙滩回到平静如初的样子。在这过程中,与当地人分享创作的短暂存在与感知消失,两者一样重要。在2011年的贡岑豪森(德国)斯蒂芬妮创作了另外一件名为《 490个针织屋,以免我们忘了 》作品中,更进一步地阐释了她创作的理念。她在贡岑豪森的城市广场放置了四百九十个针织屋,以此纪念在贡岑豪森居住过的犹太人,向他们和他们的祖先的生活致敬。这件装置作品强调的是回忆和释怀。她还在每一个针织屋旁放了一个包着金色叶子的鹅卵石。两天后,所有的房子被移走了,但那些鹅卵石会让路人回忆起那些针织屋。当然,鹅卵石上的金色叶子也会随着时间慢慢消失。 相关信息斯蒂芬妮·罗德岛1964年生于德国维森布尔格,现工作和生活于荷兰阿姆斯特丹www.stephanierhode.nl 特别感谢:中国欧洲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