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目由“鹿栖驻地-溪·美术馆生成计划”支持
公共装置,占地约150平方米
楠竹、藤蔓、麻绳
2021
布罗布是英文单词blob的音译。
其来源于Blob-architecture(流体建筑)一词中的“blob”单词取自“blobism”和“blobismus”,这两个词是建筑中指有机的、阿米巴[1]形状的术语。“blob-architecture”一词由美国建筑师格雷格·林恩[2]创造,他于1995年在设计实验中用软件制出metaball有机形态的建筑。另外,“the blob”通常指“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这种微生物黏菌。
《布罗布》的灵感来自两个不同学科的交汇点产生的同一词汇:一个由“多头绒泡菌”蔓延而成的流体建筑,落地成一座户外流体装置,黏菌被我用藤蔓植物象征。
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即“the blob”。
这件装置作品与《不可居住单元》[3]是同一系列,都是流体建筑。根据驻地的自然环境和提倡可持续的思路,我选择竹子作为创作材料。受法国建筑师尤纳·弗莱德曼[4]的影响,我将竹条固定成竹圈,拼接成流体建筑的形状,将自己的泡泡建筑实体化。
《布罗布》概念图
驻地时,我还发现与自己建筑装置形态相似的废弃虫茧,与我前期拟定的《布罗布》草图一模一样,它是银杏大蚕蛾的空茧。
散步时发现的银杏大蚕蛾的空茧
参与驻地前,关于材料的选用及如何固定成型,我已进行实验并制作模型。然而,驻地期间着手实际搭建作品时,才真正体验到现场环境与理想条件的差距。与城市不同,山里的微风、炊烟、雨露、鸡鸣、犬吠日复一日地影响着我的创作状态;绵绵春雨,影响着我的搭建效率及成品效果,一切进度都归顺于大自然的步调。无尽的细雨打散我的计划,却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带给我惊喜:工作室后面的花园在几场春雨后突然冒出无数春笋,隔壁的老房子一夜间被绿色藤蔓包裹,干枯的草地探出绿色的苗。这一切使作品《布罗布》变成与自然相处、和解并不断调整的实验艺术项目。
《布罗布》成为与自然对话的载体,在时间的牵引下,竹圈的处理及后续藤蔓的生长充满不确定性,使这件作品像一个在田野中的实验剧场:我已写好剧本,等待万物作为演员陆续登场演绎,它在这里生长,与周围环境交融。这是我结束学生生涯后第一个驻留项目,此前从未来过江西,借由这次艺术驻地通过作品触及这片陌生的土地,丰富了自己原本的艺术创作。
创作过程中,小镇的师傅们成为我的请教对象,怎么做竹子、用麻绳还是柳丁固定、搭建的技巧、如何适应当地气候等等。村民也对逐渐成型的作品产生兴趣,有提出建议“如果它能避雨,人住在里面多好。”有疑问“这个放在这有什么作用啊?”也有完全摸不着头绪的“小姑娘你在这做什么?”我回答“我在这搭个棚子。”“这个做好了我们可以发抖音呢?到时候一炮而红多好。”我的“文化理想”在实践的过程中,与村民的对话中,跟随自然的步调逐渐落在这片土壤中。
布罗布
《布罗布》的位置位于205省道边上,这条道上过往车辆不多,路过的有每天散步的乡民,撒欢儿跑的狗子们,还有风驰电掣通往县城的公交车。大多数时间这里十分宁静。六月五日芒种,山里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太阳,我的焦急与阴郁也随着雨水的停止而消失,在烈日下开始了最后十五天的田野搭建作业。
从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到夏至,这片土地从我来时的睡眼惺忪到今日的生机勃勃,我的驻地生活即将画上句号。100天的时间,《布罗布》终于生长出来,田野的实验搭建带着青涩懵懂立足于此。走入其中会发现它高高低低,让人行动很不方便,并不符合大部分人的身高,却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漫步其中,它没有具体的服务对象,是一个开放性的建筑装置,持续地立在这里生长、被赋予意义。
“艺术驻地是糖果,还是松土菌?[5]”对我而言,是一百天不间断的梅雨,是蛙、蛇、蝎、蚁、蚊、蛛肆无忌惮地群魔乱舞,是雾里看花的修仙,但它确实是一份礼物。我将带着这份驻地创作的体验,和这的阳光在我皮肤上染的颜色继续踏向未知。
布罗布
[1] 是一种通过伸长或收回伪足来改变自身形状的细胞或单细胞生物。
[2] Greg Lynn,因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不规则的、生物形态的建筑而出类拔萃。他提出,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微积分可以在建筑设计的生成中使用。他就这些观点写了大量文章,其中《纽约时报》杂志转载的“Blobs, or Why Tectonics is Square and Topology is Groovy”文章中,他创造了“blob-architecture”一词,后来成为“blobitecture”建筑术语。
[3] 详情请看本公众号文章《鹿栖驻地| 2020-2021入选艺术家郑敬祎往期作品》中《不可居住单元》(Unité d’Inhabitation)。
[4] Yona Friedman,1923年出生于匈牙利的法国建筑师,是建筑界的先锋哲人,城市规划师和艺术家。他最著名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移动建筑”(mobile architecture)。
综合材料、行为——现场表演(陈雯怡、苏内河、刘映桥、石晓璞、崔珂、余香越)、装置、3D建模,尺寸可变
树脂、水、亚克力、PVC、发泡胶、植物、镜子、充气模型
2021-2022
研究型项目,长期进行中
《此房是我造》项目构思于2020年底,是对以往作品的梳理和延续,作品阶段性成果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内呈现,是川美十个月驻留成果展。
项目初期除了进行作品模型材料的试验,落脚重庆川美后,开始进行楼盘踩点考察、并以购房者身份看房,以此进行进一步体验。唯一吃闭门羹是在渝中区十八梯一处楼盘,因为我的资产证明“未达标”,没能踏入这家销售中心的大门。
项目展览阶段,我的作品呈现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内,以假乱真地挂上了:“安琉思(ANUS)·销售展示中心”的招牌,现场展示了沙盘模型、宣传广告、3D效果等房产宣传并在“营业期间”每天安排一位“置业顾问”在岗,他们身着白衬衫黑长裤、佩戴工作牌(我在展览前期对“置业顾问”远程线上进行“安琉思销售岗前培训”指导),接待对“安琉思(ANUS)”房产感兴趣的“客人”。
公众对此项目的理解与反馈也成为展览的一部分:有把此项目当成真的房地产公司,看见招牌以后扭头就走;有人认为我们是这次展览的赞助商;有前期被蒙在鼓里,直到看见展签的瞬间才恍然大悟这是一件作品;有配合“置业顾问”一问一答地演对手戏;有邀请我们“公司”为其规划建房;也有被建筑从业者当成同行并向我们提出专业建议;除了在展览现场发生的互动外,还有未能及时被记录的来电咨询等等……以下列出的微信对话仅是易于保留的小部分互动内容:
“搭建工程”一直是我创作的主脉络,不论是早期使用身体进行搭建,还是利用图像搭建,再到近年来使用3D软件搭建,我用艺术或者说是虚构的表达方式,涉及实体的建筑领域,思考“房的问题”,我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本质看来其实是思考“人的问题”。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里说:“一栋住宅是这样一种人道的域界,……需要满足一种本能的愿望,需要实现一种自然的功能。建筑!……一场冲动的公共思想,……因此建筑成了时代的镜子。” “房”不仅是一个空间,它的主体是人,“房”能够反映人们处在当下的境况。今日当我们望向这面镜子时,映照出的现实是什么?“住宅”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庇护所或是一种需求,一种手段,或是一个被迫的空间。而《此房是我造》项目也将在这面镜子的反射下持续地进行下去……
《它们》系列起源于参加成都社会组织“爱·有戏”发起的艺术驻地项目,驻地地点位于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处在成都西三环边缘。
前期,街道提供了几个点位让艺术家们自主选择,我选择了地处苏坡街道清江社区,蜀鑫路109 号的林里中心,因为得知它的前身是保利·金香槟的售房中心旧址,这与我此前的研究项目《此房是我造》内容相契合。但在真正踏进这片秘境后,却发现它原有的身份属性对我的吸引力骤然消失,围绕、繁茂、隐匿在林里中心周围的大片荒野草木真实且迷人。
跳脱出建筑本身的这片外部环境成为我此次社区驻地的研究对象。通过与社区交流,我了解到保利·金香槟在完成它的地产任务后,这片区域便被社区收回,后又相继被打造为社区花园餐厅、社区火锅、社区老年食堂等。时至今日,此处已被荒废两年多,逐渐形成一片隐秘的森林,成为溜鸟人的自发根据地。驻地初期,我选择将此地作为研究对象做项目时,社区也决定动工改建这里,林里中心即将被建设成清江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周围的这片野蛮森林也将变身为社区公共景观。
项目《它们》即在这样的背景下构思出来。《它们》目前有三个系列,分别为《它们I —保留》、《它们 II —转移》和《它们 III—重组》,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生长的项目。
项目思维导图
它们I—保留
在不远的日子里,林里中心面临着重建翻新的施工工作,周围的野生植被也将面临一系列变动。根据法国人类学家菲利普·德斯科拉[6]所述“几千年来,我们所改变的病毒、微生物、动物、植物,都与我们共享生命的宴席(有时是悲惨的)。认为我们可以离开生命链,生活在隔绝的泡泡中的想法是荒谬的。”“地球是一个共同的房屋,不再只留给人类使用。”放眼苏坡这一片区,构成它的团体除了人以外还有非人,那些已经在林里中心蔓延生根了近两年(有些时间更久)的野生植被,同样也是社区的一份子。当时仅有的一些不完整采集信息统计,约有70 多种植物(采集整理工作持续进行中),其中包括了最初栽培在林里中心的观赏性植物、本土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以及有毒植物。
海报在苏坡街道的张贴点位
作品《它们》主要聚焦在这些植物上,《它们I —保留》是作品的第一部分,试图用VR(虚拟现实)技术这种最直接快速的方式将这片植物秘境保留下来,随后将印有VR二维码[7]的海报以游牧的方式张贴在苏坡街道的不同点位,供附近的人扫描二维码进入这片社区秘境,了解认识这些社区植物。这次公共活动始于2022年10月16日,结束时间不限。
可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进入社区秘境
[6] Philippe Descola,法国人类学家。以研究亚马逊的希瓦罗人-阿秋尔族( Jivaro achuar)著称。他对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关系的研究彻底改变了当代对生态问题的思考,著有《黄昏之矛》,《超越自然与文化》,《复数世界的组成》等论著,现为法兰西学院教授。法兰西科学院2012年授予他金奖。
[7] VR 中藏有66个通关小蜜蜂,信息来源于维基以及百度百科;VR中的电子音乐为原作,部分声音采样自林里中心自然生态环境。
它们II—转移
公共项目、工作坊
2022 – 未完待续
第一步“虚拟”后该怎样开展实际的行动?
这系列项目通过搭建暖房实验室,物理转移林里中心的植物,并将林里中心现有的各种材料废料进行回收,并在暖房实验室中二次利用。
《它们 II —转移》将持续开展一系列活动和工作坊来激活和延续林里中心的生态关照。
正在进行中:
1. 寻找居住在苏坡街道、对植物、生态环境有研究或是这方面的爱好者、兴趣者,进行长期合作,不限年龄性别,定期产生对话与行动,参与围绕林里中心开展的活动;
2. 组建移栽小组,对林里中心现存的植物进行研究并制定可行的移植方案,艺术家本人不干扰决策,只作为小组发起人进行观察和记录。
项目参与人共同搭建的暖房实验室
它们 III – 重组
这件作品展览于此次驻地的终期汇报展,通过在展览空间里用一个菲林照片组装成形似《它们II》中的“类温室”装置作品,搭建出一个小型的虚构植物博物馆。
我将此前在林里中心收集到的部分植物制作成标本,然后将其一一切割-拼贴重组-拍照记录,杜撰出35种虚构植物,并为其命名(包括拉丁学名)。虚构植物尽量做到以假乱真,需要人们仔细观看才会识破这场“骗局”,反之将会步入我设下的“陷阱”。
我希望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在接收作品信息的同时能结合自身经验、利用发散思维去阅读作品,不完全信赖艺术家/创作者,甚至抱着质疑的态度去审度。同样,在面临身处的社区环境中也利用同样的思维方式观察周边,除了直观地意识到周围的“人”,还能关注到那些非人类也跟我们居住在同一片土壤上。
《它们》系列还在社区持续进行中…
作品介绍根据艺术家访谈内容整理
采访/编辑 卓娜
本文仅供交流和分享,图文影音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
This article is for exchanging and sharing only. The copyright of image, context, audio and video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2024年4月25日
鹿栖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