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岭
C-PLATFORM × 郭国柱
项目简介
我在农村出生长大,2005年来到厦门。作为城市化的亲历者,我从农村基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所组成的熟人社会,进入非熟人社会,我必须调整我自己以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经过这些年的成长,我就想用摄影来观察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岭》这个项目从2014年开始拍的,在这之前我一直关注城市化这一话题,但是没有找到较为合适的切入点。直到2012年到绍兴参与当地两本乡镇杂志采编工作,这两本杂志广泛讨论乡镇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使我可以站在农村思考城市化的议题,于是开始筹划拍摄这个项目。《城岭》以反思现代性为基础,截取的切片是城市化过程中消失的乡村,分为:《流园》、《堂前间》和《遗物》三个部分,《流园》通过对因城市化因素所废弃的村庄,进行大范围田野调查采样拍摄,奠定作品的纪实性基础;《堂前间》通过类型化拍摄乡村熟人社会所特有的空间,由熟人社会瞬间崩塌的景观现实,指向人们的心理场域;《遗物》对村民所背离的原有生活场所、物品进行肖像式拍摄,窥探他们的内在记忆与体验。近年来的中国,资源向城市集中,这个曾经以农耕文化兴盛的国家,如今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大量农民快速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和城市都应该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激烈变动做出调整与适应。对于新进城的农民,熟人社会瓦解、地缘关系消失,并且需要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地域将对他们的身份重新定义。作为城市化的亲历者,通过摄影对其进行长期关注,作品《流园》站在城市的对立面,通过记录被遗弃的村庄景观,对农村的边缘性进行探讨,用可见或不可见的,与都市经验、消费主义完全对立的观看方式,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性的角力。《流园》的名字改自于苏州园林的“留园”,英文名沿用了Lingering Garden,把“留”改成“流”有自然代谢的意味。由于村子的居民迁出,行政机构撤销,村子原被赋予的文化或行政上的地名也将自然消亡,成为通信难以到达的地方,用地理坐标系统标识拍摄点,即是消除了地方的典型性,保持拍摄点之间的平等客观的一种方法。堂前间是张挂招贴、平日接待乡里亲朋、年终团聚的重要场所,作为乡村私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维系家族尊卑长幼秩序以及熟人社会里人情往来的重要纽带。2015年1月,这个浙江杭州下属的小村庄整体拆迁,村民告别他们原本的生活空间,迁至商品住宅楼。2015年2月,推土机驶进村庄,这些装载着村民生活记忆、承担熟人社会空间机能的堂前间被推倒。这组影像拍摄于迁村期间,镜头帮助我对这种乡村伦理空间进行一种类型的审视,不同家庭遗留的生活痕迹却重塑了我们对往日生活的想象。据统计,在2005年至2009年年间,中国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这个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国家如今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平均每天消失20个村庄。
这些被遗弃的物品,是一群被拆迁的村民在离开祖屋时所没有带走的东西。作为私人生活中最隐秘的部分,它们不仅让我们得以拼凑曾经构成村民日常主体的生产生活内容,也让我们窥见村民们的内心世界,乡村惯常的习俗、礼仪以及敬畏神明的信仰。遗物,是外化的日常生活景观,但更是村民过去生活的一个结痂。人与土地的关系,因为外力的介入戛然而止。
郭国柱, 1982年生于中国福建永春,2005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机械系,现在生活工作于厦门。自2002年起,他便开始围绕“空间”和社会关系展开叙事。在这条线索中,空间是郭国柱创作实践的主要载体和对象。他在使用和描绘空间时,是以个体精神为出发点,最终回到社会的方法来展开提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