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LATFORM × 丹·罗斯加德
项目介绍
如今在地球周围漂浮着至少29000件大于10厘米的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太空垃圾和火箭、卫星的残骸。漂浮的残余物对人类的卫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损害,他们的相互碰撞又会导致更多的太空垃圾,同时也会干扰人类的数位通信。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曾在其执导的科幻惊悚电影《地心引力》中,讲述了一个因为碎片计算失误而产生连锁反应的灾难故事,影片最后太空站也因碎片的袭击坠入大气层。太空碎片因而就像时时悬在地球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多国科学家都曾探索如何解决这个“太空顽疾”,但无论是机械抓取、激光法、轨道迁移、回收利用等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硬件不足与可行性低的问题。所以除了寄希望于未来的科技发展之外,目前人类世界最主要的应对方法仍是对太空垃圾进行观测与追踪。对此,罗斯加德工作室与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等太空专家合作,共同打造“太空垃圾实验室”(Space Waste Lab)项目,在更新公众对太空的认知的同时,也从创意视角对未来的威胁进行解读。
此次项目展出于荷兰阿尔梅勒的KAF(Kunstlinie Almere Flevoland)。在第一阶段的大型户外展示中,通过“太空垃圾追踪装置”实时调整射向太空的绿色LED光束。在天际中形成的光束,以可视化的形式提醒了对太空垃圾存在认知盲区的人类,及早看清虚华繁荣背后的未知暗涌。该项目的室内展览部分,则会围绕太空垃圾的实物,开展相关教育计划和专家研讨会,最终思索人类未来的走向。
自1957年起,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 1)送入太空,之后数十年,人类共计向太空发射超过4500枚航天器,并产生了难以计数的太空垃圾。美国科学家唐纳德·K·凯斯勒(Donald J. Kessler)曾在1978年提出著名的假设:太空中的近地轨道的运转物体达到一定数量时,将导致这些物体在碰撞后产生的碎片形成更多的新撞击。这样的连锁反应,意味着近地轨道将被太空垃圾所覆盖,而最终所有卫星都会变成碎片。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会影响残骸和碎片的轨道,也加大了碎片撞击的不可预测性。虽然“凯斯勒假设”预测的碎片坠入大气层的时间将在几个世纪后,但在此之前的地球轨道由于密布太空垃圾,卫星将不能安全运行,这样的悲剧预示着人类对太空多年的探索将付诸东流。
对于太空垃圾的认识,正如罗斯加德所说:“我们需要更好的看待太空。什么是太空垃圾,我们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有没有发展的潜力?太空垃圾就好像是我们宇宙中的雾霾。”现代环境伦理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社会中人的利益,而这种利益又属于道德范畴;对太空的探索认知,虽然超越人类传统的活动范围——人地关系,但仍是遵循从人与社会到生命体以及自然的路径,对太空的关照也是对自然的关照。
随着工业革命后工具理性的盛行,以及消费文明的大行其道,现代人逐渐失去与真实环境的自然联结。中国古代哲学早有“天人合一”的主张,在今天看来,这种态度应该包括人与太空的和谐,而不是对太空的“征战”姿态,也不是对垃圾遍布的近地太空的无知无觉。太空探索的意义是为了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如今人类意识到不顾后果的太空探索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如何可持续地认知宇宙也将成为未来太空计划的主题。
“太空垃圾实验室”所带给人们对宇宙的关注,一方面引导人们切身感受作为地球生灵的现实处境,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科学思路的“非线性”思维:从艺术的角度,去表现具有复杂学科背景的太空探索,是一次强调科学逻辑的系统应用学科与多元发散的“非线性”思维的绝佳尝试。无论团队设想中的将太空碎片设计成人造流星,还是废弃物3D打印等,都是这两种视角交会产生的共鸣。
努力将科技的力量与艺术的美感结合的罗斯加德团队,还尝试过多种“天马行空”的设计,包括减霾计划(Smog Free Project)、水之光(Waterlicht)和梵高小路(Van Gogh Path)等。这些设计用未来眼光融合技术与艺术,突破博物馆的场域,进入公共空间的讨论视野。在这些作品中,事实、幻想和科学的通道被串联,现实世界也因此成为具备无穷想象的梦幻空间。
相关信息
丹·罗斯加德
1979年出生,荷兰艺术家和创新者,是社会设计领域的创造性思想者和制造者,专注于探索人类、科技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他在2007年创立的罗斯加德工作室创建了一系列“未来景观”设计:运用多元化的尝试,将人类、科技和空间关系相融合,提高人们在城市环境中的日常生活标准,同时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2019年5月2日
未来文献库